“我不要敲锣打鼓的葬礼,我要把器官捐献要用的人。”他希望能把自己的器官、遗体捐献给需要的人,用这种光荣的方式成全自己在人世间的告别仪式。
5月27日上午,大竹县人民医院心胸肿瘤外科的治疗还未开始,病房已开始忙碌了起来,45床王诗义突然出现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围在他病床前,低头默哀。病房寂静且庄重,医院方面很快为其家属联系了相关的单位,当天下午顺利完成了他的遗愿——遗体捐献。
王诗义老人今年58岁,退休以前是一名工人,辛苦一生本该是含饴弄孙之时,命运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2019年12月初的一天,他突然出现咳嗽、喘气,咳出的痰里竟然带有血。于是辗转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竹县人民医院等多个医院检查及治疗,最终确诊为:右肺下叶腺癌,这个结果相当于一枚核弹炸落在原本平静的家里,因为经济条件等原因,患者决定到大竹县人民医院就诊,因为期型较晚,医生给出的建议是暂时无法手术,只能先行术前新辅助化疗争取手术机会。
压倒骆驼的往往是一根稻草,在大竹县人民医院行完一次化疗后,王诗义回家了,因为已到了肺癌晚期,化疗效果不理想,很快就出现了心包、颅内等多处转移,双下肢已经肿胀的步履维艰,尽管心胸肿瘤外科医护人员竭尽全力想要延长他的生命,哪怕是让他不那么难受,可他的病情依旧持续恶化。
或许是看透了死亡的恐怖而不退缩,王诗义做出了一个让家人都为之震惊的决定:捐献器官、遗体。
家属表示,王诗义以前有看报纸的习惯,在报纸上看到过器官捐献的宣传,觉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能帮助他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便萌生过捐献的想法,这次家人忍痛做出捐献器官的决定,是希望能够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让他的生命得以延续,最终王诗义的遗体捐献给了达州中医校用于医学研究。
意想不到的是,在王诗义去世几天后,他的妻子、儿子、甚至带着蹒跚学步的孙子来到了大竹县人民医院心胸肿瘤外科找到了科室的医护人员,表示王诗义临终时特意交代“一定要亲自感谢为他操劳的医护人员,制作一面锦旗”,人虽故去,爱却永存,即便到了生命的尽头,仍对世界充满感恩,生命因短暂和仅有一次而显得宝贵。他却战胜了短暂,使生命的价值升华,获得永恒,也让他人获得新生和光明的愿望成为可能。
他们别无所求,只希望生命之花能在别人身上绽放,让自己的死亡有所得。正如孟德斯鸠曾经说:“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光荣是我们获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贵,实不下于天赋的生命。”